1、品茶讲究三品,就是品盖碗或瓷碗茶时,要三口品完,切忌一口饮完。用妙玉的话来讲,一口气饮完就是“牛饮”。
2、品茶时宜用右手端杯子,切忌用两手端茶杯,那寓意茶不够热。
3、如果茶杯有盖,需用左手按住茶杯取下盖,等茶盖上的水珠都滴到茶盖上的水珠都滴到茶杯中后,再将杯盖反面朝上,放在右侧。
4、品茶过程中如果使用到小勺,使用后的小勺要放在杯子的相反一侧。
5、给客人斟茶时,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时再加开水,而要勤斟少加。
6、端茶给客人,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,正确做法是恭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,最好下垫托盘,右手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。
7、请别人喝茶时,不要把泡好的茶递进别人的手中,只需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,靠近他的地方就可以了。
8、别人给你倒茶时,你可以用中指或食指轻触一下茶碗,而不必用双手把茶碗捧起来。
9、在与客人共同品茶时,客人的品茗杯中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满,留下的三分是情谊----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特殊含义。
小知识
主人敬茶或添水时,客人用中指和食指在茶几或桌面上轻点示谢的礼仪源于何时,是何含义?
这一礼仪始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。相传,乾隆南游苏州,带了几名侍从,微服到某茶馆饮茶歇脚。其时春意融融,茶香诱人。乾隆茶瘾又大,见堂倌一时照顾不过来,竟忘了身份,手执茶壶为自己、也为随从斟起茶来。乾隆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,令随从们手足无措:下跪接茶吧,唯恐暴露了皇上身份;要是不下跪,又违反了宫中礼节,实为大不恭。这时,有个随从灵机一动,伸出右手,弯曲中指和食指,朝着皇上轻叩几下,形似双膝下跪,叩谢圣恩。众随从心领神会,立即效仿。乾隆见状大喜,轻声夸奖道:“以手代脚,诚意可嘉!”此后,这一礼俗便逐渐流传开来。不过时至今日,为方便起见,两指弯曲状似双膝下跪的姿势已逐渐为两指平放所代替。